德国国防军第655重驱逐战车营的两名士兵在他们试图伪装成草垛的Sd.Kfz.164犀牛自行反坦克炮前合影,摄于东线某处,这辆车炮管上已有11个击杀环。如果能正确发挥犀牛的71倍径88毫米炮的远射优势,它就是一个强力杀手。但如果让它干突击炮的活儿,甚至引导步兵冲击,那就不免悲剧,不幸的是犀牛的巨大体积往往令人高估它的装甲防护能力。
T28超重型坦克和M22蝗虫式空降坦克,这两个可能是二战时期美国最重和最轻的两种坦克。T28全重达86吨,M22只有7.4吨。这两种车都被认为存在问题,T28只建造了两辆原型车,M22则要好得多,生产了830辆,其中8辆被英军投入过实战。
第三张照片上方尚可见到一辆T92重型自行火炮,在加长的潘兴坦克底盘上安装一门240毫米榴弹炮,全重达63.7吨,只建造了4辆样车。
第一张照片这个车子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,其实这是美国T28超重型坦克靠外侧的两条履带和对应的轮组。需要公路行进时,外侧两条履带可以拆下后组合成一个单元,由坦克拖行,似乎能跑快点。
T28坦克使用500马力汽油发动机,功率重量比太低以致最高公路速度只有13公里/小时,爬坡能力极差且几乎无法通过任何桥梁。T28一直试验到1947年,因性能逊于炮塔型的T29和T30重型坦克而被淘汰。
一辆英国MK VII“领主”轻型坦克。注意其炮口长出一截的锥形部分,这是安装的利特尔约翰适配器(Littlejohn adaptor)。利特尔约翰适配器是一名捷克工厂主的发明,安装在2磅炮口上,配合复合非硬芯穿甲弹(APCNR)使用。可将弹径从40毫米压缩到30毫米,炮口初速由792米/秒增加到1143米/秒,穿甲能力为88毫米,与6磅炮(57毫米)发射脱壳穿甲弹的威力相当。
德国SS101重装甲营第1连的113号虎王,摄于1944年9月2日下午。当日,横跨蒙斯—孔代运河的米尼大桥被炸毁,截断了向布鲁塞尔撤退的路线。该车不得不沿运河向西行驶寻找新的渡河点,最终因燃油耗尽被丢弃在比利时瓦隆大区埃诺省热马普的马雷查尔—福赫大道上。照片中可见车身上爬满了平民百姓,还有小孩在炮管上翻滚打闹,真是好一幅虎落平阳图。
后来该车被拆除,并送到附近的轧钢厂化铁水了。第三张照片可能拍摄于丢弃前不久,炮塔上的迷彩图案和前两张完全一致。
美国空军第4450战术大队的F-117夜鹰和T-38禽爪教练机飞过内华达州托诺帕试验靶场机场上空,摄于1989年。出于保密的需要,4450大队长期使用A-7攻击机作为训练机并掩护F-117飞行,以至于该大队成为美国空军最后一个使用A-7的现役大队。因此F-117刚一解密,4450大队就换装了更适宜的T-38禽爪教练机。
二战时期出现在美国生活杂志上的英国蚊式飞机广告,打广告的是美国纳什·凯尔维纳特公司(Nash Kelvinator Corporation)。 这家公司是汉密尔顿标准螺旋桨的最大生产商,也是世界最大的双筒望远镜制造商之一,还组装了近1.7万个普惠R-2800双黄蜂18缸气冷航空发动机,并制造了新推出的西科斯基R-6直升机。 美国陆航在二战时期确实曾购买并装备了一批蚊式侦察型,不知和这家公司打的广告有没有关系。
二战结束后太平洋上的飞机坟场,摄于1947年,地点可能是西巴布亚某地。这些战争年代威力巨大的重型轰炸机,带着密密麻麻的出击标志,就这样被弃如敝履,着实令人感伤。有人认出照片四中的某架飞机属于第90轰炸机大队,这个大队和它所辖四个中队中的三个以第90导弹联队的身份幸存至今,负责操作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。
英国空军第77中队的无线电呼号KN-X的汉德利佩季哈利法克斯MK II轰炸机从呼号KN-M的同型机上方掠过,1943年摄于约克郡埃尔文顿机场。
注册号JD379的KN-M在1943年8月24日轰炸柏林时被德国夜间战斗机击落,包括驾驶员在内3名乘员阵亡,其余4人被俘。它不幸成为了后来的德国夜间战斗机头号王牌海因茨·沃尔夫冈·施瑙费尔的第25个战果。
(有读者指出照片上人物姿势很不自然,确实如此。在胶片时代靠着剪刀和喷笔,其实也能PS的,当时叫做暗房技术。)
给我——压!压!压!美国陆军第3装甲骑兵团的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碾压一架伊拉克空军米格-25侦察机,2003年摄于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。要说狐蝠的骨架也真够结实的,68吨重的坦克这样蹂躏,居然还能保持大形不变,换其他飞机可能得二维平面化了吧。
广盛网-258家场外配资名单-最大最正规股票配资-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